首页

套路直播女主

时间:2025-05-23 13:00:31 作者:既防风固沙又助农增收 沙漠玫瑰带动多产业发展 浏览量:90463

  中新社莫斯科10月12日电 题:中俄如何在光影世界中寻找情感共鸣?

  ——专访俄罗斯著名导演、人民艺术家阿列克谢·乌奇捷利

  中新社记者 田冰

  苏联电影曾享誉世界,涌现出《战舰波将金号》《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办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经典之作,以及无数优秀导演、编剧和演员,苏联电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也对世界电影史产生深远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业一度陷入低迷。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俄罗斯电影逐渐走出低谷,打造出了一批兼具艺术性、民族性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影片。

  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俄罗斯电影有哪些优势和特色?俄罗斯电影人如何看待中国电影人和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中俄两国如何在影视艺术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俄罗斯著名导演阿列克谢·乌奇捷利是苏联、俄罗斯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近日,他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2019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俄罗斯电影集团一行到厦门理工学院探讨中俄影视教育合作。中新网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名导演,您拍摄了大量影片,如《妻子日记》《梦向太空》《狂爱圣彼得堡》等,受到市场欢迎,并获得多个奖项。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电影可称为“优秀”电影?

  乌奇捷利:我认为,观众的艺术品位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国籍或居住国。它是一种“全球文化代码”,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人们的价值观、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氛围,以及电影本身想要传达的信息。

  毋庸讳言,电影有“好片”,也有“烂片”;有才华横溢的电影,也有平庸无奇的电影。至于电影的类型、语言,或者说电影是否属于“主流”,都是次要的考虑因素。当然,它们也发挥着一定作用,但那只是次要的。在我看来,电影是一种需要高超技艺的艺术形式,而真正伟大的电影,那些能够留在观众乃至几代人心目中的电影,是由导演、编剧、摄影师和演员等共同创作出来的,他们除了有高度的专业精神外,还拥有才华和天才的思想火花。

2022年5月21日,在俄罗斯第二十届奥泽罗夫国际军事电影节闭幕式上,中国电影《跨过鸭绿江》荣获电影节金剑奖最佳视觉效果奖。中新社记者 田冰 摄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电影人和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乌奇捷利:中国电影传统上以其精致的审美品位而闻名,其主要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国家电影计划尤其令人钦佩。近年来,中国拍摄制作了大量重头电影和电视剧,一批精品影片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好评,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此外,中国和外国联合摄制的影片增长数量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无疑将给国际电影界带来非常有趣且重要的文化互动。

  中新社记者:从导演、编剧、制片人的视角,您认为,俄罗斯电影有哪些优势和特点?

  乌奇捷利:从技术角度来看,当代俄罗斯电影与最先进的西方电影不相上下。俄罗斯所有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延续了苏联时代电影的传统:善良、人道主义、爱——这些因素一直是,并且仍然是最重要的。

  俄罗斯丰富的军事历史遗产历来受到极大关注,包括影视界。我负责的“ROK”电影工作室,目前正在制作两部关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年代的独特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考虑到需要调整的视觉元素,以便让艺术手段与观众产生共鸣。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国际电影周”举行开幕式。图为开幕式上的乌奇捷利。中新社记者 田冰 摄

  今天的俄罗斯电影界非常注重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题材和内容。年轻一代是最具挑战性的受众,他们的注意力极难被吸引和留住。

  俄罗斯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依旧是影视剧题材的重要源泉之一。俄罗斯人热爱自己的文学作家并了解文学作品里的每个人物。当俄罗斯观众看到电影海报上出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日瓦格医生》这些熟悉的字眼时,决不会无动于衷。

  探索俄罗斯文化密码的电影,在俄罗斯电影界占有特殊地位。俄罗斯是一个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国家,每一部经典作品的改编和搬上屏幕,都会引起观众的热切关注。因此,要想据此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俄罗斯电影制作人需要特别细致和专业的处理、博学和深厚的历史知识背景。不过,制作此类电影的能力也是俄罗斯电影人的一个显著特征。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国际电影周”举行开幕式。图为乌奇捷利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田冰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中俄两国在人文艺术领域的交流互动更加频密,包括在影视行业,双方一些优秀影片在对方国家播出。数据显示,俄罗斯电影的海外发行收入从去年上半年的850万美元升至今年同期的1420万美元,其中中国是主要出口市场,双方也合拍了不少影视剧并获得成功。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乌奇捷利:总体而言,跨文化交流是丰富彼此文化、促进相互尊重、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的关键因素。电影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人类意识的多方面艺术形式,在塑造个性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俄中两国影视界按比例投资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联合摄制影视剧的发展,将带来双方影视艺术的成功和快速进步。俄罗斯的电影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无疑可以成为俄中影视艺术合作的催化剂和桥梁。

  中新社记者:2024年至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您未来计划和中国同行开展哪些方面的交流合作?

  乌奇捷利:“ROK”电影工作室是一个专业处理整个电影内容创作过程的大型机构。毫无疑问,我们非常有兴趣与中国同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领域可以包括从相互参加对方国家举办的电影节、分发电影成品内容,到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阶段创建联合项目等多个层面。我们甚至可能将来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

  我认为,联合摄制电影非常重要,它是创意专业人士、个人、国家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个人和我们的工作室都期待与中国同行合作电影项目。(完)

  受访者简介:

乌奇捷利。受访者供图

  阿列克谢·叶菲莫维奇·乌奇捷利,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非虚构电影导演系教授,俄罗斯电影摄影师协会会员,俄罗斯电影导演协会理事会成员,俄罗斯国家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1995年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2002年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2023年获俄罗斯“文化艺术功勋”勋章。

  1975年至1993年,乌奇捷利执导了20多部纪录片。1991年,乌奇捷利创立“ROK”电影工作室,并担任艺术总监和总导演,开始转型从事剧情片拍摄,其执导的多部影片获俄罗斯暨国际多个电影节奖项或提名。乌奇捷利同时还担任多个电影项目的制片人、编剧。

【编辑:陈海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宁市台资企业协会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 将推动邕台经贸合作

林剑:去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今年中国提出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给国际社会带来信心鼓舞。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推动经济回升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强。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制造业投资增长9.4%,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8.7%,迎来“开门红”,既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更推动了质的有效提升,既有稳的坚实基础,也有进的广阔空间。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支撑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

大美中国多姿多彩 鸟儿溪涧嬉戏 “出镜”野生动物种群增多

“投资广州全球合伙人”如何看待广州的招商引资环境?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董事总经理暨华南区副董事长刘蔚海表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窗口,广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及口碑为广州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广州对外招商的重要优势之一。

复旦大学教授邓建国:AI在新闻业只能扮演助理角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秘书长杜越指出,“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自2021年创立以来取得飞速发展,“希望该奖项成为一个国际遗产教育创新者共建共享的平台和网络,为全球遗产教育创新者提供行动指南”。

郑永年:中国经济必须乐观,也有理由乐观

Vincent说,他们很多人来到咖啡厅的第一件事都是长吁一口气,然后随意地点一杯酒水放空自己,可能只是坐上一个小时或者三五个小时。

AI眼中的中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后首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两金

将“一域”谋于“全局”中。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面工作关联度越来越高,“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的方法论不可或缺。在决策部署上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始终把全局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事物运行之“形”、发展之“势”,在大变局、大目标、大视野下审视改革举措的科学性、可行性。在工作落实上致力“以一域服务全局”,从整体利益出发,准确把握某一领域改革的战略重点,既要看到时间维度的“前后”协调性,也要看到空间维度的“左右”协调性,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不畸重畸轻,在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中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